夢裡閒人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另一個沒有筆的叫朱宏亮,正是預備抄表員朱有斧的兒子,他眨巴著眼睛,扒拉了一下馬開明,「明天我跟你一起去。」
「馬開明,你爸的身體怎麼樣了?」
「我爸已經好了。」馬開明笑嘻嘻地說道,「老師可真厲害。」
「好了,都專心寫作業。」
大麗慢悠悠踱步,一個個地檢視學生們寫作業的進度,她當班主任這一年,學生們的進步還是很大的。
肉眼可見的算術的速度準確度和識字量在增加。
到了放學時間,除了家庭作業之外,大麗佈置了一個任務,「同學們回家要對照牆上的報紙給家裡人讀報,有不認識的字就描下來,來學校問老師。」
讀牆上的報紙是大麗臨時想出來的,家家戶戶牆上都貼著報紙,養成讀報紙的習慣,哪怕將來不上學了,也不至於把在學校認識的字全忘掉。
王樹舉起了手,「老師,要是你也不認識呢?」
「要是我也不認識就去問尚老師。」
把熊孩子們都從學校裡面放出去,大麗拿著書溜溜達達到了尚老師的教室。
尚老師給一年級的學生放學了,三年級的學生們還在,尚老師教他們寫作文,題目是端午節。
「同學們回家把今天端午節家裡發生的事寫一遍。」
「老師,記流水帳也可以嗎?」
「可以,從早晨寫到晚上也行,要寫清楚,不會寫的字用拼音標好。」
學生們笑了起來,尚老師的班,三年級的學生至少掌握了兩千多個字。
另一個比較喜人的訊息是因為現在有拖拉機的人家多了,準備送孩子去公社讀小學的家庭也多了起來,佔到三年級學生的九成以上,說到底誰也不樂意看著剛十歲出頭的孩子沒書讀在家裡晃當。
怎麼樣也要供孩子讀到小學畢業啊!
因此尚老師的班還多了幾個「重讀生」,都是去年和前年放棄讀書的。
這些孩子裡面那怕有一半讀完初中,靠山屯的整體文化水平都能上一個臺階。
大麗等著尚老師下課出來,迎了上去。
「有什麼事?」尚老師問她,最近大麗有點忙了,放了學時常去村民家幫著看病。
「尚老師,我們班有兩個學生沒有本,家裡也沒錢買,我讓他們採刺五加和貓爪菜去換錢……」
「嗯。」
「我想讓您教教孩子們咱們山上都有啥能賣錢的草藥。」這個念頭自從知道尚老師家裡過去是開草藥鋪的,就一直在她心裡藏著。
靠山吃山,村民們大部分認識常見草藥,少部分家裡是藥農的認識的藥多一些,都是老人帶年輕人,口口相傳,全憑經驗,要是老輩人去世得早,或者年輕人學得不用心,藥農的傳承也會失傳。
平常採得草藥都是些常見藥,小部分自用,大部分賣給收山貨的人了,她總覺得沒有完全發揮出這些藥物的作用,有一種守著金飯碗要飯吃的感覺。
尚老師瞧了瞧她,「我給你的書裡什麼都有。」
「實物和圖畫是有區別的。」大麗也曾經拿著草藥和書裡的圖對比,有些是能看出來,有些真看不出來。
尚老師看了看天,「明天天氣應該能不錯,你五點鐘來我家。」
「好的!」大麗眼前一亮。
西藥終究還是太貴了,有些也不易取得,認識身邊的草藥,能幫的人就更多了,更不用說村民和學生們學會了採草藥,多了一項進項,不要說能發家致富,改善一下生活也是好的啊!
早晨五點,來尚老師家裡的不光有大麗,還有朱逸群、王樹、馬開明、朱宏亮,還有尚老師班裡的三個女生。
「尚老師……」大麗有些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