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頁 (第1/2頁)
癢癢鼠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堂兄文伯仁拍掌大笑:「為兄陪二弟一起。」
大哥文彭微微一笑:「大明的將軍多是文臣出身,老將軍楊一清就是正經進士。而你們自幼學畫,繼承元四家畫風,連當今畫院也進不去,更何談科舉?」
文嘉和文伯仁直接回答,異口同聲:「從今天起頭懸樑錐刺股寒窗苦讀,科舉不成去武舉,武舉不成去錦衣衛!」
雪暗凋旗畫,風多雜鼓聲。寧為百夫長,勝作一書生。大明的熱血兒郎嗷嗷叫著要去參軍當兵,大明的書生們,也有棄筆從戎、夢想著沙場秋點兵。
福建泉州,一個普通的當地宅院,規規矩矩的閩地風格,一個體格彪悍的二十歲年輕人,老實地侍奉老師晨起用膳,自己讀書的聲音朗朗入耳,打拳也是虎虎生風。
他的老師趙本學,趙宋宗室後裔,當今不出世的兵法家,不到五十歲的年紀,看起來五十多歲,天生的一副苦相,一生研究兵法,如今正潛心寫作《趙注孫子兵法》。
他的老師定睛一看,學生臉上的喜氣還沒收回去,打拳的架勢更是虛浮,隨即臉一板,語氣嚴厲地訓斥:「心不在焉!再來!」
學生一聽,立馬老老實實地再打一遍拳。可他滿心都是水師大勝的喜氣,哪裡沉得下心?
他的老師看著看著,更為生氣,一張苦相臉變成刻薄臉。
「你要參軍,你看看你的手,問問你的心,可能穩得住?」發現他呆頭呆腦的聽訓,火氣甚大,「你以為現在沿海百姓的日子苦,老師告訴你,你要好好地朝北京三跪九叩,謝皇上大恩。
若是這次朝廷關閉福建浙江市舶司,嚴申海禁,正常的貿易渠道被堵死,在暴利的誘惑下,多少亡命之徒鋌而走險,攻城略地,燒殺搶掠,無惡不作?
沿海倭患驟然加劇,浙江和南直隸為甚,沿海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。」
「那才是真正的水深火熱!」
聲音震耳發聾,透著他獨有的憤世嫉俗的無奈和無力,更顯得刻薄寡恩。學生聽了,動動腳,上前一步孝順地給老師順順背,還真的面朝北京的方向,「咚咚咚」的三跪九叩。
他的老師便知道,這個學生的心早就飛到大海上了,拉不回來了。隨即惡狠狠地說道:「為師聽聞,良欽李公,機宜超越,相貌魁梧,生性秉忠,操行端嚴,文韜武略,武藝超群,勇猛過人,尤其一身棍法出神入化,閩浙沿海第一英雄也。」
「你去找他,他若收你為徒,授你荊楚長劍,為師準你赴京趕考。」
學生肅手聽完,他也知道李公正率地方百姓族中弟子,組織武會,設教四方傳習棍法,他也沒起身,接著給老師三跪九叩,聲音豪邁。
「俞大猷,謝老師深恩。俞大猷,必不負老師所授,保家衛國,清除倭寇,海波平!」
學生的聲音迴蕩在小院,志存高遠。他的老師瞧著他年少無知的模樣,一聲嗤笑,轉身回去書房,繼續寫作。
大明這一個勝仗,改變很多很多人的命運,比如文家的兩位公子、趙本學的學生,也有人的命運又跳回原來的軌跡。
安徽徽州鄉下,窮書生汪直天生的俠義心腸不喜讀書,正愁老母生病無錢醫治的時候,透過大明這一仗打通任督二脈一般,滿心歡喜地和他的母親說:「既然讀書我讀不了,那我做生意總行吧!」
他的母親問他:「我兒焉知如何做生意?」
汪直振振有詞:「我聽說那日本小國,什麼也沒有,偏偏諸侯林立,如今又變成戰敗國,我可以去日本做生意……這樣……這樣……」
汪直和母親細細剖析,最後說道:「大明的茶葉,瓷器和絲綢等等運到日本,以幾十倍的價格賣出……大明打贏日本,日本貴族都信奉大明物事,天賜良機……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