茵陳呀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「沒事兒,狗沒咬著,隔得遠。」陳芳圓也拍著胸脯給自己順氣,「我剛剛看那兒有個大棚,就準備去看看。」
「那是種香菇的大棚,裡面就是袋料,沒啥好看的。你沒被咬到就好。你別亂跑了啊,小心有蛇啊什麼的爬蟲。」王慧琳安慰完又想起來,「我們組還要不要什麼菜?」
「都行。我帶了小青菜,夢妮帶了菠菜和大頭菜,你看看還有沒什麼想吃的。」
「好,那我去看看。你在這兒歇會兒吧!」說完,慧琳也加入了順菜大軍。
陳芳圓一個人站在那兒緩了好一會兒。她也不是被狗嚇得害怕了,是當時看見大棚時心裡一驚,還沒回神時,那狗就衝出來,把她嚇懵了。
她一直以為只有她們村裡會有人種香菇,沒想到在這深山裡還能看見大棚,腦子裡自然就空白一片。
要說深山,陳芳圓所在的村隊和這兒沒啥區別,都是老林老溝,一條泥巴路通到底。但兩個村隔了也有一二十里路吧,還有層層大山阻隔,大棚香菇已經火到全鎮全縣都開始種植了?
幾個女生已經順到了自己想吃的菜,和嬸子道謝後,一群人又順著原路返回。
她們嘰嘰喳喳的談論著剛才和嬸子聊天的內容,陳芳圓木然地跟在她們身後,腦子裡也漸漸把事情想明白了——大棚是死的人是活的啊。
陳芳圓家算是她們村裡最早種植大棚香菇的,今年是第三個年頭。第一年時大家都在觀望,第二年就已經有人動身了。
這期間的各種紅白喜事的酒席,以及逢年過節走親訪友,免不了聚在一起閒的沒事兒就嘮嗑,一傳十十傳百自然都知道這個掙錢的事兒。
所以種植香菇的事兒就是這樣口口相傳,散播出去的。今年是第三年,她們村之外的人有動作也不足為奇。
而且剛才王慧琳也解釋說那是大棚——既然她知道,說明她家或者她所在的村隊裡也有人在種了。
種香菇這事兒是吃辛苦飯,各靠本事多勞多得。陳芳圓並不是不願意其他人種,她只是在這會兒突然想起了那天胡艾梅說話時,自己腦子裡想抓住卻被遛走的事兒了。
那天胡艾梅和她餵完豬回來,看著路邊的大棚,說:『多了也不好喲。』
按這個趨勢下去,只有種植香菇有利可圖,那麼每年種植的人數都會比上年多,香菇市場以前是僧多粥少,現在僧沒變,粥越來越多,市場飽和後菇價必然下跌。
就像是前幾年的養蠶,起先蠶繭價格也挺高的,家家戶戶都在旱田裡種了桑樹,有的辛苦點,還種春秋兩季蠶。三四年的時間,蠶價就下去了,越賣越賤。
上次回家時她爸陳忠文也提起過,說香菇販子在壓價,有這麼個苗頭,往後的菇價只會越來越低,種香菇也沒什麼利可圖。
陳芳圓之前不是沒想到過這茬,她是沒在意。
現在是二零零二年,她遇見那個種香菇的大媽是在十年後,那時候不論是道路運輸還是經濟消費都比現在要好得多。香菇自然不愁市場與銷路。
更何況,未來還有一種網路線上交易,省去了不少成本,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。
而如今呢,只有香菇販子收購這一條渠道,限制住了種植戶。
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香菇,在第一道線上就被卡死了。香菇販子背後有乾貨站,乾貨站再賣給收購商、商場、加工廠,一層一層的往上轉,每轉一道就賺一波中間費,留給農戶的只有薄薄幾分利。
又或許整個香菇市場的價格並沒有浮動多少,只是中間商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,在收購時只能層層往下壓……
就陳芳圓目前的認知來說,如果想保證收益不跌,那就只有兩種辦法。一個就是傳統的薄利多銷,用數量來取勝,但這樣的並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