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中樓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宋府的女學設在雅墨苑裡。
季縈幾位姑娘從老太太處出來,結伴走了不多會兒,穿過一層竹籬花障編就的月洞門便到了。
杏林等幾位小丫頭正捧了各家姑娘的書箱等在苑前的小亭裡, 一見姑娘們來了俱都迎上來。
雖是女學,但規矩卻嚴,學裡除了正經的學生,其餘丫鬟婢女一律不許進去。因此季縈自己抱了書箱,又吩咐了香芸家去,只留下杏林候在亭子裡。
季縈與幾位姑娘去了她們平日裡上課的地方,進門時見屋子裡已經坐了四五個小姑娘了。這幾個小姑娘俱都是宋家族裡的姑娘。能被送進嫡枝府上附學,都是些與嫡枝關係親近的人家,而且家境都不差。
季縈她們一進去,那幾個姑娘忙起身笑著與她們打招呼。季縈因是才上了沒幾天學,與人不熟悉,所以便先撿了個空位坐下。四姑娘一向也不會與人親熱,也跟著季縈一道坐下了。倒是三姑娘和七姑娘不過幾日就有了能說的來的朋友,因此這會子幾人湊在一起正說的高興。
季縈側眸撇了一眼大姑娘,見她正在門口處矜持的與族裡的一個綠衣姑娘說話,三房的五姑娘跟在她身邊笑著附合。而二姑娘卻站在另一處,身邊圍了三四個錦衣小姑娘,幾人不知道說了什麼俱都大笑起來。
季縈微微一笑,心想這會兒誰與誰交好,誰的人緣好不好,還真是顯現的一清二楚。
辰時正,先生開始上課,所有的姑娘都坐回了自己的坐位上。
季縈大概掃了一眼,不由感嘆,還真是古今皆同,學霸和學渣的坐位永遠涇渭分明。
雅墨苑裡姑娘們上課的地方,總共擺了三列書桌,每列有四行總共12張,都是單人單桌。
季縈坐在最裡靠窗的第一排,她的身後依次是四姑娘、七姑娘和三姑娘。中間的第一排坐的是大姑娘,她身後依次是二姑娘、五姑娘還有族裡一個叫敏蓉的小姑娘。靠門口的第一排坐的是二老太爺家的嫡孫女兒敏珠,她的身後坐的是她的親妹妹敏珍,再後面兩個姑娘也是一對姐妹,分別叫敏心和敏蕊。
這樣的座次基本上前排坐的都學問好些的姑娘,而後面的姑娘們大都不怎麼愛聽經課。
學裡今日接著講《春秋》中石臘大義滅親篇。
學裡的經課先生已經年逾五十,姓閆。閆先生年輕時也曾是才學不淺,前程似錦,怎奈會試前夕從馬上摔落,跌斷了腿落下了殘疾,從此再與仕途無緣。為了生計,索性在富貴人家教起了學生。
閆先生講《春秋》講的極好,不僅見解獨到,語中深意也引人入聖,直到全篇講完季縈猶覺意猶未竟。
女學裡每日只上半天課,經課隔一天上一次,每日都要講一個半時辰。除了經課外還請了女先生教習姑娘們琴棋書畫。這幾年隨著姑娘們漸大,老太太還讓身邊手藝好的嬤嬤教她們廚藝、刺繡。
季縈以前在西北時也曾學這些,但如今在學裡上了這幾日課,越發覺得府裡這幾位先生的學識遠不是她以前的先生可比的。
優質的教育資源在任何時候都是值得珍惜的。因此她不光在課上聽的專注,課後也並不著急走。將先生今日佈置的作業記下後,又將剛剛的課堂筆記補全,這才收拾了書箱。
這時,她身邊過來一個粉衣姑娘,笑著喚她:「六姑娘。」
季縈抬頭一瞧,原來是二老太爺家的孫女兒敏珠,這姑娘正笑吟吟的垂頭看著她。
季縈揚起笑容溫和的道:「珠姐姐叫我季縈就好。」
敏珠不好意思道:「那我叫你縈妹妹吧。」
「那我就叫你縈姐姐。」
敏珠話落,跟在她身後的一個八九歲嬌俏的小姑娘笑著道。
季縈轉頭看那小姑娘,敏珠忙介紹道:「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