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頁 (第1/2頁)
昔我晚矣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而像這種文武聯姻更是難以見到。
換而言之,對文官來說,陸修琰已經不是他們的自己人了,甚至他屈膝皇權以致於安玄公退婚,宣稱辛氏與他恩斷義絕再無往來,簡直可以說是仕林清流的叛徒了。
連教導他數年的恩師楊學士都不敢再認這個學生了,足以表明文官集團對他的牴觸態度。
陸修琰在原來的故事中之所以能安然無恙,不受困擾甚至平步青雲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既娶了頂級權貴武勛國公府千金,又娶了名滿天下的大儒孫女。
這些非但沒有成為他的阻礙,反而形成了穩定的平衡,推動他一路青雲直上。
第37章 齊人之福(一切都拜成國公府所賜。)
京城酒肆繁華熱鬧之地,大多還在議論著這場賜婚。
隨著安玄公退婚,熱度非但沒有散去反而被炒得更熱了,甚至都被拿到朝堂之上爭論彈劾去了。成國公府和新科狀元陸修琰註定成為這京城的頭條八卦,堵不住外人的嘴。
這期春闈剛結束不久,留京外放也大致定下來了,三三兩兩的聚會,少不得互相聯絡一下人脈感情,以後好在官場上幫扶。酒樓雅間裡幾乎將這屆上榜進士全請來了,唯獨缺少一人,那便是陸修琰。
主持聚會的文人壓根連帖子都沒有發給他。
座上話題聊來聊去,即便有提到陸修琰,也沒有什麼好話,與幾日前的光景彷彿是天差地別。
陸修琰可以說是這屆金榜題名中最受矚目之人,彷彿拿了主角光環般,完美符合了世人關於年少成名春風得意的意想。不僅被欽點為一甲頭名狀元,連瓊林宴上陛下都親口讚譽他。
狀元每隔三年就有一位,但能被天子讚賞並記住的狀元卻是少之又少,也足見以後仕途潛力。
當賜婚旨意剛下來時,更是無人不羨慕狀元公陸修琰艷福不淺。春闈之前便與安玄公的孫女定下親事,金榜題名後又得了公侯千金的青睞,強求賜婚甘為平妻也要嫁於他,好不風光。
別的不說,就論前途,除了頭三甲和極少有後臺撐腰的幾位進士能直接進翰林院,其他的大多都是離京外任。在座大多進士還要從各地各部低階官員做起,慢慢往上爬。
而陸修琰光是背靠著兩大高門姻親勢力,只要不出什麼大的差錯,就註定仕途坦蕩,青雲直上了。
怎能不令人又羨又妒。
豈料安玄公一退婚,大好的形勢急轉直下,連朝堂上攻訐彈劾成國公府的言官御史,都不忘質疑陸修琰的人品德行。一部分本就心裡泛酸暗自嫉妒陸修琰好運道的其他士子,更是幸災樂禍,恨不得趕著踩上一腳了。
「什麼狀元公,不過是個貪慕富貴屈膝強權的小人罷了。安玄公何等人物,慧眼識珠,怎麼可能看上他。」
「被安玄公厭棄,他還可以去抱國公府的大腿啊。人家以後可是高門的東床快婿,不是我們能高攀得上的。」
「子章兄說的正是,像這等沒有風骨氣節的人,我等不恥與其為伍。」
…………
即便是往日與陸修琰交好親近的同窗友人也沒有開口為他說話,唯恐顯得不合群,被視為與陸修琰同流。
畢竟這個世道對士人清流要求的是『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』,賜婚之事如今又鬧得這麼大,陸修琰顯然有了揮之不去的汙點,連他的恩師都不肯認他,自然受世人詬病不已。
在座沒有哪位是要去武官勛貴手底下做事的,自然擺好了立場,齊刷刷對陸修琰批判憤慨不已。
但也有例外,姚景便是其中一人。
他與陸修琰曾有過數次來往,交情不算深,以往也是實打實地敬佩對方的才華學識。更不屑的是在座的同窗進士過往還是圍著陸修琰熱絡不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