蒼柳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很多人都幻想著關係能永恆的存在,現實卻並不如人意。從陌生到熟悉,再從熟悉到陌生,總是那麼讓人猝不及防。初識的靦腆,熟悉的放肆,陌生的客氣,成年人結束關係的方式總是在不經意間完成。
大張旗鼓的離開,都是一種試探;真正的離開,沒有告別,悄無聲息。成年人結束關係就是如此,或許是太累了,或許是不想糾纏了,或許是不再有念想了,靜悄悄地不再打擾,在潤物細無聲中徹底消失。
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時代,人與人之間的感情,大多都摻雜著相互利用的關係。感情不再純粹,有沒有對應的“籌碼”,是感情能不能繼續下去的基本條件。即便是愛情,也是有籌碼才能繼續,婚姻同樣如此。
籌碼消失了,感情自然就沒了,離開就是必然。既然要離開了,多說也無益,不如灑脫一點,彼此一轉身,從此再無來日重逢。人生就是如此,相互利用的關係,沒有淚水,沒有遺憾,自然也就不需要告別。
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,或許你曾為了一個人掏心掏肺、捨生忘死、把所有的好都給了對方,千依百順,最終卻依然挽回不了對方的心。你不甘,想透過爭吵來吸引對方的關注和挽回一點顏面。
可是後來,你忽然發現,爭吵沒有任何意義。不管你鬧得有多兇,對面都是沉默無語。在絕情的人面前,你的爭吵顯得那麼滑稽和蒼白無力。你只能釋懷,默默地讓對方離開。絕望到了極致,不再有任何言語。
莊子說:“哀莫大於心死。”人生最大的哀痛,就是心死。不爭不吵也不鬧,所有的痛,留在心裡塵封。吵夠了、鬧夠了、心寒了、沉默了,自然就會想獨自一人默默離開。沒什麼可爭的,一切都結束了。
既然註定要離別,不打擾不聯絡,是最後的體面。再好的關係,再怎麼不捨,離別的時候總是要捨去的。與其說那麼多徒增傷感,不如好聚好散、轉身離去。斬斷過往的一切,讓彼此有一個新的開始。
沒有人,可以保證永不變心;也不是所有的諾言,都能夠兌現。關係來臨時,是快樂的。但是,也要想到關係的破滅,去接受失望、傷痛和別離。離開,就不要留下傷痛給對方,不打擾不聯絡,是最好的安排。
成年人已經經歷過很多,他們明白藕斷絲連會給彼此帶來更大的傷害。任何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中,最終都有受害者。人生的相聚和別離有時總是身不由己,一個回眸可能就情斷,一個轉身可能就永訣。
情感就是如此,不是你想保持就能保持的。每一次離開或者分別,都可能讓關係變淡,每一次爭吵或者生氣,都可能讓關係崩潰。日積月累的親密,也會在平淡的生活中失去激情,最終在淡如水中消亡。
所有的情感,其實都是活在當下。渴望永遠,只是人的奢求。人心總是會變的,不管是生活的經歷,還是情感的融合,或者人生的交織,關係總是在不經意間會變了一個模樣。前行的路,是沒有必要回頭。
愛時就好好愛,不愛就痛痛快快放手。任何關係有開始,就會有終結。如果要給一段關係做個了斷,讓親密變成陌生,不必抱怨,更不必翻臉,讓這段關係徹底地斷絕,不再有回頭的餘地,讓彼此重獲新生。
義無反顧的離開,是對彼此的負責;不在乎,是真正的“釋懷”。放下,不是不再提起,而是再次聽到對方的訊息,能夠風淡雲輕,心中沒有一絲波瀾。就如兩個陌生人相遇寒暄,一句“你也在這裡”就夠了。
人和人的疏遠,其實就是這樣:你走你的陽關道,我走我的獨木橋。不管對方遭遇了什麼,你也不會在乎,而只是如一個觀影者那樣,任由畫面一幀一幀地過去,沒有同情、沒有憐惜、沒有感嘆,只有冷漠。
張小嫻說:“離別與重逢,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戲,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