蒼柳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活著,總是嚮往美好生活。人生實苦,大多數人都會經歷一段苦難的歲月。苦難並不勵志,甚至很難堪。王朔說:世界上最無恥、最陰險、最歹毒的讚美,就是用窮人的艱辛和苦難,當做勵志故事愚弄底層人。
王朔的話雖然說得有些極端,但並非完全沒有道理。吃苦是人生的一段經歷,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,吃苦是不可避免的。幸福的生活,總要苦一陣子。但也是取得收穫,積極改變命運的苦難,才值得歌頌。
但並非所有的苦難都讓人回味,很多苦難的披露或者曝光,只是給當事人的傷口撒鹽。因此,在社交的時候,要主動遠離那些歌頌苦難、讓你迎接苦難的人,他們大機率不是你的貴人,而是忽悠愚弄你的人。
俗話說:“未經他人苦,莫勸他人善。”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,才知道在苦難中是多麼煎熬。但凡反覆勸說你吃苦的人,多半是自帶優越感,活得還不錯的人。站在局外,說著局內的事情,站著說話不腰疼。
就像青春痘的思維邏輯:青春痘長在哪裡才不擔心?不是後背、手臂等看不到的地方,最佳答案是長在別人的臉上。姑且不論這是不是人性的自私,單純勸說別人吃苦,就是變相為自己獲利或顯示優越感。
青春痘長在哪裡,只要不是讓自己難受或者不舒服,那就是好的。別人為青春痘煩惱,那與自己何干呢?或許還會說,長青春痘要什麼緊,這是青春的表現。可就是不能長在自己臉上,即苦難不能自己吃。
人性就是這樣,兄弟姐妹間尚且都有相互算計的可能,更何況是外人。吃就是福沒有錯,但是吃大虧,吃啞巴虧,那就另當別論了。你享受著美好的生活,卻勸說別人去承受苦難歷練,這是赤裸裸的愚弄。
對大多數人來說,吃苦是不可避免的。人可以吃苦,但不需要使勁歌頌。歌頌吃苦的意義是什麼,讓人不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嗎?活著本就是奔著幸福去的,是為了脫離苦難,讓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。
這邊你享受著美好,那邊卻告誡別人需要去苦難中尋找生活的真諦。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用別人的苦難去撐起你的美好生活。以歌頌苦難讓人覺得很治癒自己,用更多苦難的生活去成就你高人一等的人生。
正如有人說:“如果一個社會需要用底層人的艱辛來反襯自己的幸福,或用來激勵自己努力工作,那真讓人無話可說。”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,但是用底層的勞動來展現自己的優越感,那就是真正的歧視了。
真正善良的人,是不會歌頌苦難的,而是默默地伸出援手去幫助,從群體裡尋找生活的智慧。捫心自問,用嘴巴歌頌苦難好,還是給生活痛苦的人細微的幫助更好呢?說得再漂亮,都不如實際做點事。
生活是實實在在的柴米油鹽醬醋茶,而不是口花花地勸說別人“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”。不要自己在金碧輝煌的廣廈間吹著空調,卻讓別人“脫下長衫,走到貧下中農中去”薰陶。與其歌頌苦難,不如雪中送炭。
苦難,是一個人的傷疤,沒有人喜歡它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。即便是成功了,也不想太多人去了解。傷口始終是傷口,哪怕結痂了,那也是痛苦的回憶,不願輕易觸碰。苦而不言,是對人起碼的尊重。
畢淑敏說:“凡是不尊重你的人,不要和他或她成為朋友。凡是不喜歡你獨立的人,離開他或她。”你可以不去幫助別人,但不要去曝光別人最苦難的時候。不要讓別人一邊痛苦地走路,一邊說夢裡有詩和遠方。
老子說:“善行無轍跡。”真正願意幫助你的人,往往是那些有舉手之勞,也不要你回報,曾經幫助過你的人。而不是說著冠冕堂皇的話,沒有實際行動,只會用“苦難塑造人”的英雄勵志故事愚弄你的人。
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時光,含辛茹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