蒼柳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自由是什麼?是一個政治哲學概念,即在這個條件下人類可以自我支配,憑藉自身意志而行動,並對自身的行為負責。在政治哲學概念中,自由是有限制的,要在特定的框架下自我支配,而不是任意妄為。
學術上對於自由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,在對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認識上有差異。自由的最基本含義是不受限制和阻礙(束縛、控制強迫或強制),或者說限制或阻礙不存在,即人身擁有完全的自主權。
莊子認為真正的自由來源於內心的解脫與放鬆,而非外界的束縛。真正的自由並非只是單純的軀體,而是內心的自在與寧靜,以達到心靈的自由。軀體的自由是外在的自由,而心靈的自由是內在的自由。
就如蝴蝶對自由的嚮往和追求,便是自由自在地飛翔,能飛多高飛多高,能飛多遠飛多遠,沒有拘束和限制。人類的自由卻被各種慾望和社會規範所束縛,無法真正實現內心的自由,只能滿足外在的需求。
你有一個作家的夢,卻沒有機遇,只能不斷沉澱,等待運氣的垂青。你可以一直堅持,為你自由抒寫生活而努力。然而,你必須生活,必須支撐起家庭,你就不能忘乎所以放肆你的夢,需要靠打螺絲維持生計。
形體的自由總會受到各種限制,讓你望洋興嘆。你想御空飛行,卻受制於沒有風力和翅膀;你想縱情山水,卻受制於軀體的飢寒交迫。條條框框的制約和束縛,讓你的自由大打折扣,這便是形體自由的缺陷。
心靈的放飛不同,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,也沒有條條框框的制約。心若在,自飛翔。心中有水,便能生成海洋;心中有石,便能建造高山。心靈的世界,不受外界的干擾,只要你能解脫自己的內心。
然而,人存在於世間,需要與世界融為一體,所以放飛不了自己,只能在世界的框架中實現自我的支配。人與世界是相互聯絡的,無法區分自己與外界的界限,所以很多時候只能以世界的自由為自由。
因此有人說,自由就是以犧牲個人的自由來換取國家的自由,國家自由了,個人也自由了。就如小與溪大河的關係,個體和整體總不是那麼簡單保住了整體就會有個體的存在,事實是沒有個體的存在,整體就消失了。
一條條小河的匯聚,才有了大河;一塊塊磚頭的壘砌,才有了高樓。今天斷一條小河,明天碎一塊磚頭,大河會湮滅,高樓會坍塌。爭取個人自由就是為國家爭取自由,爭取個人人格就是為國家爭取人格。
只有服從、跟從、順從、盲從和屈從的人,是永遠實現不了心靈的自由。沒有自主的精神,或者被奴役,或者成傀儡,永遠失去自我的支配。自由的存在,是精神的存在。自由平等的國家,不是由奴才建造的。
如果生存在草原的羊群,只是屈從於統治草原的獅群之下,不知道自由狂奔,不知道奮起反抗,安心成為獅子口中的美味佳餚,那麼羊群最終將湮滅。正是懂得反抗和不屈從,才有了更多羊群自由自在的吃草。
個體屬於整體一部分,這沒有錯,但個體也有自己獨特存在的價值,為自己個體自由而不懈努力。個體自由都沒有了,整體的自由就沒有存在的意義。對外口吐蓮花,對內一聲不吭,這樣是自由嗎?
個人的自由和國家的自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。個人自由是指個人在思想、言論、信仰及藝術創作等方面的自由,是個人權利的一部分。個人自由可以煥發新生,讓個人有創作激情和更高的追求。
國家自由則是指國家在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方面享有的自主權和獨立權,它是維護國家這塊區域內民眾所享受的權利。國家自由是不受外界國家干擾和影響,不是他國的附庸,更不必對他國唯唯諾諾。
個人自由和國家自由並不是對立的,而是相互聯絡、相互促進的。個人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