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霸天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張府正堂。
狄進和張耆對坐品茶,飲的又是太后御賜的龍鳳團茶。
上次張耆是故意為之,側面提醒是誰讓你出來查案,實則並不認為,連進士都不是的一個國子監解元,有資格品這樣好茶。
但這第二次到訪,張耆確實改觀了。
剛剛狄進的一番話語,將震驚京師的無首滅門案真相,原原本本地講述了一遍,其中許多細節,是連張耆都不清楚的,心頭若說不震驚,肯定是假的。
這才查了幾天啊,三年不解的迷案,居然就被眼前這十六歲的解元公給破了個明明白白?
此時藉著品茶,穩定了心神,張耆淡淡地道:“狄解元言辭鑿鑿,確非捕風捉影,然此案重大,最重實證,不知至今可有多少罪證?”
狄進道:“那日登門的,是宅老孫慶之子孫二郎,此人不知全貌,從其父處聽了些隻言片語,便以為貴府也涉入案情,上門勒索,實在可笑……”
狄進很清楚,張耆心中有鬼,畢竟當年的他也是將外室劉娥養在自家宅中,與那時尚且是皇子的真宗幽會,然後自己避出去,從某種意義上,和孫洪扮演的是類似的角色。
區別在於,張耆供養的外室上位成了皇后,如今又成了執政太后,並且沒有忘恩負義,提拔了當年大力幫助自己的恩人,而孫洪遇到的則是一群狼心狗肺的畜生。
由此可見,和郭承慶類似,張耆就此案中,沒有參與過深,否則就不是遮掩而是阻撓了,此人應該是想著拉攏交好其他權貴,畢竟這件事發生已經很久,當年那個卑微的張耆,哪會知道今日能有這般地位,若是昔日的過往揭露出去,樞密使跟個皮條客一樣,整天就琢磨這些事情,臉當然丟大發了……
道德層面的問題,狄進不會深究,輕輕揭過,果不其然,張耆臉上的表情沒有發生什麼變化,但品茶的姿態明顯輕鬆了不少,頷首道:“原來如此!”
狄進道:“孫二郎後又去幾家府邸,然清者自清,自是不加理會,唯獨一家做賊心虛,竟投了毒藥,欲害其性命,幸得此人命大,未曾身亡,終於醒悟,入了開封府衙投案自首!”
張耆的語調微微上揚:“孫二郎握有了實證?”
狄進道:“確有實證,其父當年為孫家採買僱傭,所經手錢財,皆是出自公主府邸,直指駙馬都尉李遵勖,最重要的人證,是那作證前任推官焚燬案卷的書吏,當年他就是收受了好處,才行此汙衊……”
張耆直接點出:“這書吏恐怕沒那麼好開口吧?”
狄進篤定地道:“李都尉進府衙之日,就是他開口之時。”
張耆並不吃這套:“那要到何時?”
“就在今日!”然而狄進就等著對方這般詢問:“陳直閣已經出具文書,命推官上公主宅,帶人回府衙問話!”
想到陳堯諮那剛直到寧願吃虧也不願迂迴的性情,張耆不得不承認,這種事情是現在的開封府衙能做的出來的,沉聲道:“既如此,狄解元不去開封府衙,又為何來此呢?”
狄進起身拱手:“容進冒犯,我此來其實不是為張樞密,而是為了令孫,國子監的同窗宗順兄!”
張耆這回是真的怔住,愣了片刻後才道:“你尋他?尋他作甚?”
狄進理所當然地道:“我此番查案,正是受國子監同窗舉薦,方有太后欽點,為京師百姓作主,為無辜推官伸冤,如今又有阻礙,自是要尋得眾同窗相助,痛斥奸佞之可惡,悲嘆忠賢之不幸!”
如果是三天前狄進第一次登府查訪時,說出這番話,那毫無疑問是挑釁,也正因為惱羞成怒,張耆才讓僕從打得那孫子三天下不了床,但現在狄進再說,張耆目光一動,還真的沉吟了起來。
他本就是武人出身,身居高位後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