戚華素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作者有話要說: 作者的古穿完結文:繼室子的為官路
基友超讚的古言1:《全京城都盼著她被休》by黑子哲,眾人都盼著她被休,她卻榮寵京城!
基友超讚的古言2:《我和夫君飆演技》by孟冬十五——夫君今天掉馬了嗎?
基友超讚的古言3:《守寡失敗以後》by櫻筍時——我想守寡,他怎麼回來了?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
感謝投出[地雷]的小天使:蒼蒼 11個;小展麼麼噠、花惜言 3個;小九、咔咔 1個;
感謝灌溉[營養液]的小天使:
四葉草☆ 20瓶;sakura 1瓶;
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,我會繼續努力的!
第三十三章 謝家金堂
人在家中, 如何能知天下時事?
金堂想了許久,還是沒能想到一個合適的法子。
難道,京中之事就只能靠驛站,從馮誠和自己留在京中的奴僕手中得知?可京城離潁州路遠, 等訊息從驛站傳到, 祭奠太后之事自然早有定論, 到那時再想做什麼, 只怕是黃花菜都涼了。
若是在京中, 金堂尚且能有父兄的邸報可看, 也有不少民間之人, 自發前去抄錄各處公告, 匯整合冊售賣, 有錢者, 皆可得之。
金堂從前,也只當是新鮮事, 或故事冊,並沒覺得難得。但當到了潁州才發現, 這些訊息唾手可得的基礎, 是在京中。
京城是這天下訊息最易得的地方了。
可如今,不是京城,而在潁州。
潁州偏遠,皇帝又擺明瞭不待見李恪,許多時候,連官方的邸報都不能按時送到,還不如百姓自己口口相傳來得迅速。
金堂坐在水廊下,嘆了口氣。當初離京前,雖想到會沒了這些, 卻也只覺自己年少,得來無用,只是會覺得無聊,卻沒想到在某些關鍵時刻,這些東西竟如此重要。
「小舅舅,你怎麼自己坐在這兒?」李錚正與大管家一道往書房去,遠遠地瞧見金堂,便繞了幾步路過來,上下仔細打量了金堂幾眼,才道,「這些日子在河下村可還習慣?」
「一早起來,沒什麼事做,喂喂魚,」金堂說著,將手裡的魚食一把撒進水裡,又拍了拍才道,「先前住了那麼久,怎麼會不習慣,你就放心吧!再說,青梅他們都在我身邊跟著呢。」
「那就好,」李錚鬆了口氣,又道,「小舅舅若有什麼難事,可千萬別不開口,萬事有我和行知在呢。」
金堂想了想,突然道:「你這麼一說,我倒還真想起一件。」
李錚忙問:「是什麼?」
金堂道:「從前在京中時,有不少民間自製邸報,如今潁州可能得」
「小舅舅要這個做什麼?」李錚沒說能不能得,倒先問了這麼一句。
「這不是姐夫出門在外,一日沒到家,我心裡總覺得放心不下嗎,」金堂頓了頓道,「官府邸報倒是有,數量卻少,每年也就那麼固定幾份,反倒是民間小報,訊息靈通,萬一就有哪份記著姐夫的事呢。」
祭拜太后的提議,金堂摸不準李錚知道多少,索性徹底不提,反正他擔心姐夫這事兒,也並不是假話。他之所以關心此事,想看邸報,最終也還是因為姐夫。
「原是為這這個,」李錚笑了起來,卻沒多說,只道,「書房裡放著幾本官方邸報,小舅舅自可隨時翻閱,這民間的,卻有些難,只怕要等一等了。」
「沒有也無妨,」金堂道,「民間小報多新鮮事,過了那幾日,再去看,便已成舊事,不消再提,從京城到潁州太遠,只怕尋見小報,反不如不看。」
李錚點頭道:「是這個道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