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東匹夫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漢末廬江、丹陽二郡的霍山、馬鞍山、黃山山區,分佈著不少豪酋部族。
他們在漢人看不上的崎嶇地帶求存,完全依靠山區邊緣的各條長江支流水網交通,生活習俗也是半漢半山越。
這些部族的青壯拉上戰場,往往表現驍勇,但軍紀也非常散漫,極難指揮——這些部隊,有個統一的名稱,就叫“丹陽兵”。
當年大將軍何進就招募過丹陽兵,故徐州牧陶謙也喜歡招,劉備軍中現在也還有三千丹陽兵。
此時此刻、被陳蘭逼著去跟張飛死磕的張多,嚴格來說,也算是一名“丹陽賊豪帥”。
僅僅幾個月前,廬江郡的巢湖周邊山區,就分佈著三大丹陽賊勢力,鄭寶、張多、許乾。
後來勢力最強的鄭寶居然想圖謀不軌,還試圖裹挾一些漢室宗親給他當門面,就選中了住在廬江的劉曄。
劉曄不願當出頭鳥,在酒宴上偷襲反殺了鄭寶,又言語擠兌其部曲,說造反只會招來朝廷剿滅,不如詔安。
那群沒文化的傢伙居然被劉曄嚇住了,然後就發生了分裂,不願意詔安的投奔許乾,繼續當濡須賊。
願意詔安的就投了張多,然後劉曄幫張多牽線歸順太守劉勳,算是吃上了編制。
張多這人沒什麼雄心壯志,他原先就一水寇,跟了劉勳後也是能躲則躲,儘量不參加廝殺。
混口皇糧吃而已,玩什麼命啊。
此番劉勳攻淮陰,需要向廣陵集結物資,才把張多找來,負責長江上的水運和護航。
昨夜袁軍對張飛的第一波反撲,張多並沒參與,他的部隊是水軍嘛,陸地上的死戰當然應該讓專業的人上。
而城中文官,原本以劉曄這個新任功曹最有話語權。
劉曄是明哲保身之人,就暗中罩著關係戶,不讓張多的部曲送死太多。
可惜,這種小團體利益的考慮,隨著陳蘭回到廣陵城,終於被打破了。
陳蘭畢竟是都尉,劉勳不在的時候,軍事上當然他說了算,劉曄一個功曹也不能越俎代庖,只能建議。
張多被勒令帶著水兵強攻城牆,苦不堪言來訴苦懇求,劉曄也不敢直接讓他抗命,只是吩咐:
“我自會去找陳都尉說合,但你也不好明著違抗軍令。且先鼓譟聲勢,給陳都尉一個面子。”
張多信了劉曄的許諾,苦著臉去進攻張飛。
可惜這種出工不出力的心態,又怎麼可能打得過意志堅定的張飛?就算張多的兵力是敵人三倍,也依然沒用。
雙方從清晨辰時開始鼓譟吶喊進攻,實則打了一個多時辰壓根兒沒什麼進展。
張飛一開始還如臨大敵,後來發現敵人疲軟得雷聲大雨點小,比昨晚前半夜還不如,簡直毫無壓力,張飛也是納悶不已。
……
張多被迫上工之後,劉曄估摸著己方姿態也擺足了。這才趁著陳蘭稍稍休息過後、吃完早膳,貌似心情不錯的時候,求見了對方,陳述了自己的策略。
陳蘭內心不太看得起劉曄,主要是覺得劉曄太年輕,而且是靠賣隊友上位的——劉曄才十八歲,此前唯一的功勞就是殺了鄭寶、介紹其部眾接受劉勳詔安。
這種事情,在士人眼裡沒什麼,但是對於山賊水寇出身的混江湖武人,則屬於非常不講義氣的大忌。
陳蘭是霍山賊,他對鄭寶的遭遇還是有點同情和代入感的。
所以兩人討論時,陳蘭也沒給劉曄什麼好臉色,一上來先暗諷:“先生真是好謀略,府君攻淮陰的計劃,也都是先生過目過的,我軍完全照著執行,最後打成這樣!”
劉曄一陣無語,劉勳出兵前的大致計劃,他是有過目,也表示了肯定。但他當時是真覺得劉勳和紀靈四平八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