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 糧食計劃 (第1/2頁)
商業機密也是機密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糜竺表面鎮定,其實內心狂喜,自己拿出大部分家產投資劉恢博一個前程,沒想到,名利雙收,這一點是出乎糜竺預料之外的。
作為劉恢也是收穫滿滿,超過30萬貫的錢糧,基本可以確保至少移民20萬人費用所需,還有一點,那就是其他商人知道糜竺的情況後,這些人勢必會動心,這樣一來,大量錢財和商品會流入遼東,遼東的商品也會進入中原及其周邊各國,這對遼東接下來發展異常重要。
有句俗話說得好“想要馬兒跑,那就必須給馬兒吃草”,只有這樣才會有動力,同時,不能做殺雞取暖的事情,否則,公信力會大降。
很多人罵商人不義,劉恢看來,這點不完全正確,人本惡這是事實,社會之所以發展也是因為人的貪慾,戰爭、飢餓、貧窮、等級等,這些也是人的貪慾造成的。
控制人的貪慾最好辦法是律法和透明公開的社會制度。
既然人貪婪,那就建立一種相對公平的制度,讓大家有更加明確的目標。
朝中從上到下罵商人,然而世家豪族誰不經商?所謂與民爭利,這個民恐怕更多是世家豪族,而不是真正的平民百姓。
劉恢昏迷期間,他清楚記得,未來社會農民沒有稅收,種地還有補貼,之所以如此,不就是工商業的高度發達嗎?
常常劉恢自己也在想一個問題,徹底把一個制度打倒,就不會有問題嗎?把一個階級推翻,社會就會公平嗎?把周邊異族殺光,大漢就會太平嗎?
他自己也不能給自己肯定回答,因為他知道,肯定不會。
自己出生皇室,雖然頭頂廢物皇子,但是生來就比天下絕大多數擁有更大的權勢,更加高貴,就拿自己現在來說,如果沒有遼東王這個頭銜,有幾人願意跟隨一個少年到遼東?
想到種種,劉恢只想給大漢百姓相對公平的社會環境。
之所以自己尋求改變,主要是見過光明,當你真正見過光明以後,誰還願意生活在黑暗的環境,自然而然也會嚮往光明。
在大漢朝廷棟樑眼中,那些地位低下的工匠和商人,在劉恢眼中全是寶貝。
他要趁大漢接下來的亂世,網羅天下工匠和商人,為將來一統鑄造一把鋒利的劍,這把劍包括遼東各個行業的所有人。
劉恢知道接下來走勢,但是身邊的人卻不知道。
他不能說,社會環境也不允許他說,只能依靠自己記憶提前做點力所能及的準備。
糜竺看了看在沉思的劉恢,好幾次想開口,最後還是欲言又止。
過了一小會兒,劉恢說道:“子仲,商業的發展對我們極為重要,接下來你的擔子很重。
接下來,你可以把之前你熟悉的商人介紹到遼東,我能確保給他們一個公開公平的經商環境。”
這點糜竺非常相信,因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在眼前。
“殿下,神仙醉我已經拿到,就憑這酒,一年至少賣出100萬貫。
各地世家豪族富得流油,他們很多人經過無數輩的積累,財富多到自己也不清楚。”
糜竺的話,他一點都不會懷疑,劉恢非常清楚,大漢基本每年都在鑄造五銖錢,可是百姓越來越貧窮,這些錢在哪兒去了?全都流入世家豪族、皇室宗親、外戚、宦官、權貴手裡,他們都是把這些錢埋入地下,究竟有多少,誰也說不清楚。
但是劉恢知道一點,如果這些錢流入市面,肯定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。
就拿曹操父親曹嵩來說,曹嵩養父曹騰是東漢後期最有名的太監之一,在宮中用事達30餘年,侍奉過4位皇帝,因擁立劉志有功,封費亭侯,俸祿僅次於三公,曹嵩繼承家產後,後來為了弄個三公的官位,花了1萬萬錢買三公之一的太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