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邀請名單 (第1/2頁)
商業機密也是機密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荀彧一生深受其叔父影響,荀爽的價值觀和劉恢明顯出入太大,改制初期這樣的人會成為巨大阻力,何況,這些人如果都到了遼東,勢必會讓朝中更多人對遼東忌憚,這不是劉恢想看到的。
陳紀字元方,潁川許縣(河南許昌)人,東漢大儒,屢次拒絕朝廷選拔,得何進徵辟,拜五官中郎將,遷侍中,出任平原相,累遷尚書令。
陳紀兒子陳群是九品中正制的撰寫者,更是曹丕心腹大臣。
陳家也是天下有名世家,劉恢想想都頭痛。
不過,其餘的人還是可以考慮,司馬徽、龐德公、黃承彥屬於隱士,他們出山影響不大,管寧和華歆是鄭玄師弟,二人到遼東也說得過去。
劉洪是漢室宗親,生於129年,字元卓,泰山郡蒙陰縣人,東漢魯王劉興後裔,傑出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,珠算發明者和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理論發現者,被稱為“算聖”。
不過,此時劉宏正在洛陽,任谷城門侯,谷城門是洛陽十二座城門之一,位於正北方,劉洪為該城門主管人。
徐嶽,字公河,東萊人,著名數學家和天文學家,撰寫《數術記遺》、《算經要用》等具有歷史意義著作。
徐嶽創造了世界最早算盤——遊珠算盤。
法真生於180年,字高卿,右扶風郡郿縣人,南郡太守法雄之子,有名學者,為人清高。
劉恢真正感興趣的不是一個82歲的法真《歷史上188年卒》,而是他孫子,此時才六歲的法正。
相比於其他人,司馬徽、龐德公、黃承彥、劉洪、徐嶽這些人才是劉恢想要的。
“文若,說說你的看法?”
荀彧苦笑著說道:“這個名單的人的確都是大才能人,只是他們都進入遼東,估計朝中就該不平靜了。
我的想法是,分步走,先尋找隱士,這樣不容易引起注意。”
劉恢看向崔琰和孫乾,二人皆點頭贊同荀彧的想法。
“老師的意見呢?”
鄭玄想了想說道:“文若意見比較穩妥,可行。”
劉恢也認可荀彧意見。
“我會安排人前往荊州尋找司馬徽、龐德公和黃承彥。
公佑,到了京城幫我帶封信給元卓《劉洪》公和公河《徐嶽》公”。
“喏”
劉洪知道,對付這些數學家最好的辦法就是知識碾壓:《方程式》。
劉恢繼續說道:“慈明公和元方公名望太高,只能痛惜,等到合適機會再說。
至於幼安公《管寧》和子魚公《華歆》,還得麻煩老師。”
鄭玄點了點頭,說道:“幼安和子魚的工作老夫來做。”
劉恢知道管寧和華歆的故事,也不知道現在發生割席斷交沒有?
管寧淡泊名利,有君子之風,而管寧看重名利,二人價值觀相左,然而劉恢看來,治天下靠君子是不行的,人只有慾望才有前進的動力,只要不觸犯律法,活得真實,沒什麼不好。
劉恢心中的管寧更適合教書育人,華歆更適合做官。
“殿下,遼東學院準備建設多大規模?”
劉恢想了想,說道:“每年至少確保500人進入遼東學院,三年畢業,也就是說至少容納1500名學生。”
聽完劉恢的話,鄭玄張大嘴巴根本不敢相信,1500人?那得多大規模?
荀彧三人也覺得不可思議。
“殿下可知一個老師能教多少學生?”
劉恢微笑著說道:“10人左右?”
“如此需要多少老師?”鄭玄不解的問道,在他心裡,劉恢非常聰慧,不可能不知道這個事情。
“老師,我有辦法讓一位老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