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7章 將徒弟當成媳婦兒來養(求訂閱) (第1/4頁)
機械之火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陸念愁在解決了苗寨的殭屍之禍後,便立刻帶著李莫愁動身前往茅山。
由於唐代的皇帝自稱是老子李耳之後,大力推崇道教,茅山發展也到了頂峰。
而宋徽宗趙佶甚至讓道籙院冊封自己為“教主道君皇帝”,茅山之上有三宮、五觀、七十二茅庵,興盛至極。
陸念愁一路進入到茅山地界,才發現自己想的太簡單了,如今北方蒙古帝國尊崇密教喇嘛,並且拉攏了全真教。
而南宋皇室則崇通道教,上清茅山在此時達到了鼎盛,那些被側封的道家真人甚至能夠直接與皇帝直通書信,地位尊崇,根本不是常人能夠見到的。
“以我如今的實力,就算是要見到茅山掌教也是易如反掌,可為了區區一卷上清大洞真經又何必如此?”
陸念愁不想再和道家那些人有太多的牽扯,從王重陽身上的種種就能夠看得出來,道家的背後牽扯著很多的隱秘,甚至有許多上古大門的影子。
如今此世黃裳依舊還在,此人作為道家宗師級別的人物,又是趙宋皇室的支持者,道家能夠在大宋境內有如今之興盛也是必然。
他有了主意之後,變直接找了一處道觀,奉上了香油錢,請了一卷上清大洞真經回家修行。
李莫愁看到他如此輕而易舉就得到了茅山秘傳的上清大洞真經,不由得有些疑惑不解。
“我聽聞上清大洞真經是茅山道士的秘傳,就這麼輕而易舉的教給你了?這其中恐怕有詐吧?”
陸念愁手中拿著一卷剛剛抄錄出來的上清大洞真經,笑著說道:“當然沒有那麼簡單,這一卷經文共有三十九章,以歌訣形式敘述存神法。”
“其中字字珠璣,若是沒有得到秘傳,長久唸誦,也只是近期凝神,並不能夠參悟出其中的真意。”
“對於茅山來說,真正要秘而不傳的是這卷真經的註解,而不是經文字身。”
“甚至這些經文傳播出去反而會有利於茅山道派的影響力擴張。”
李莫愁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說道:“你既然知道是這樣,那為什麼還要弄這樣一卷沒有用的經文?”
“放在他人手中自然是沒有用。”陸念愁從容淡定的說著:“可是放在我的手中……不管這經文有什麼真意,都難逃我法眼。”
他一邊和李莫愁說著話,一邊已經將這卷經文收錄到了系統之中。
系統提示,您已經成功收錄特殊經文《上清大洞真經》。
系統提示,您獲得了特殊功法《茅山上清符籙》。
陸念愁心念一動,眼前頓時出現了半透明的系統光幕,開始仔細檢視這門剛剛領悟到的道家符籙。
他之前雖然也拜入過全真教,並且和全鎮叫創派組是王重陽有著很多的恩怨糾葛,甚至還一度被任命為到道門天下行走。
可他對於到我們的諸多丹法符籙並沒有很深的瞭解,之前得到王重陽的傳承,主要倚仗的也是掛機系統的妙用。
此時從上清大洞真經之中領悟出來道家符籙秘術,這才對於道家符籙有了一定的瞭解。
上清派認為,符乃天府玉京山自然梵氣,是赤氣化生之氣,若與天為徒,內修三光以成道,外運三光以為符。
“符”有時與“籙”合稱“符籙”。“符”是天神的旨令,“籙”是眾神的名錄,又是記錄修道者的名冊。
凡通道者其名已注天曹,成道已歸天庭。
因此,只有受籙的道士,才算是真正的道門嫡傳,否則的話也只不過是不入流的野道士。
到了北宋哲宗,正一、靈寶、上清三家形成了各自的宗壇:龍虎山正一玄壇、茅山上清法壇、閣皂山靈寶法壇,世稱為“三山符籙”。
即茅山的上清籙,閣皂山的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