煌煌華夏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崇禎二年三月初六,春分,宜訂盟。
洛陽城外十里聯營,旌旗招展,浩浩蕩蕩近二十萬流寇齊聚於此,匯沖天蕭殺之氣。
今日這番大陣仗是張獻忠搗鼓出來的,匯聚瞭如今河南地界所有造反的義軍勢力,會師洛陽的同時,議定盟約。
大大小小十幾股起義軍齊聚,也算是造反界人士的巔峰論壇了。
作為此次洛陽會盟的東道主,同時也是河南地界勢力最龐大的反軍首領,張獻忠當仁不讓高坐首位,打量著左右兩側依次坐開的十幾名義軍首領。
對眼前這些人,張獻忠心裡多少帶著些許懷疑。
會不會有跟自己一樣,是朝廷的錦衣衛出身?
說不準啊。
自從老君觀那日後,張獻忠已經鐵了心要造大明朝的反,也正因如此,張獻忠這心裡便沒有一天是踏實的。
尤其是當他順順利利將自己遠在陝西的老婆孩子接回來後,這心就更不踏實了。
皇帝似乎一點防備自己的打算都沒有?
是篤信他張獻忠忠心耿耿不會造反?還是說壓根就沒有瞧得起過自己,自信哪怕自己造反了,也能翻手鎮壓下來。
可若是後者的話,皇帝為什麼要鼓搗自己去攪動民亂呢。
張獻忠是真的想不明白朱由檢到底想幹什麼,因此他唯一能做的事,就是強壓住內心的驚懼,然後咬緊牙關把這個反造下去。
反造到頭,就是開國皇帝!
“諸位。”張獻忠定下心神,起身高舉酒杯:“今日我等之所以會師於此,皆因志同道合,謀求兩件事,一者弔民伐罪,救蒼生於水火之間,二者締造盟約,共襄大事。”
堂下眾人紛紛起身,右下一人開口言道:“趙元帥......”
“時至今日,有些話我張某人就不瞞諸位了。”張獻忠開口打斷:“趙俊業乃某之易名,真名叫張獻忠,曾為陝甘督師洪承疇麾下士卒,後入錦衣衛充任百戶官,因不滿朝廷無道、君王失德,憤恨之下棄官歸隱。
本想著閒雲野鶴了此殘生,一路行至豫省,眼見餓殍遍野,骨肉嚎啕心實不忍,這才一怒之下舉事興兵,誓要為民除害,推翻這無道的朝廷。”
眾人無不驚愕,倒有人反應快速,急忙離席,對著張獻忠作揖言道。
“元帥高義!凡來為民立命者,多為苦命之人,元帥本為錦衣百戶,富貴榮華,卻甘心放棄只為為民做主,這份恤民愛民之大義實為天下人之楷模。”
馬屁精說完話,帳內眾人也算是都反應過來,紛紛對著張獻忠作揖。
“元帥高義!”
張獻忠動情,以袖遮面哽咽道:“張某何德何能當得起諸位如此盛讚,只是每每思及百姓之艱,這心便痛煞矣,興兵舉義,為的就是求一個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。”
這戲演起來便沒完,一群人又陪著張獻忠惺惺作態一番後才各自落位。
客氣話說完,也該聊聊正經東西了。
“洛陽城中兵不過兩萬,且多為無能之鼠輩,如今我等起大軍二十萬圍城,破之易如反掌。”
張獻忠意氣風發指點江山:“破了洛陽,河南一省盡入我等彀中,彼時只要我等同心協力,便可據中原而眈天下,東入蘇杭,取江南富饒之利,聚四海通衢之便,便可擴軍百萬,北上京津而定天下矣!”
這餅畫的夠大,彷彿取天下如囊中之物,卻足夠激勵的帳中一群沒讀過書的反賊首領們嗷嗷興奮。
興奮歸興奮、開心歸開心。
這個時候總會有不和諧的聲音響起。
“元帥所言甚是,如今朝廷已盡失民心,我等聚義之事料可必成,只是斗膽請問元帥,這破了洛陽之後,元帥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