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風輕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要不,就找各種藉口,不停地跑到門口那幾棵大樹下,肆無忌憚地掏出『老東西』,唰唰唰地撒尿。一回到家,第二天一問,什麼都不知道。
今天,大家聽得都特別認真,因為這關係到每一家每一戶的利益,也關係到每一家每一戶以後的生存和發展。
對於上面大家提出的問題和擔心,生產隊長也不得不就像他們在公社開會時一樣,總要給大家作個解釋,要不,這去上級開會學習檔案不就白學了嗎。
「分田到戶,這是國家的政策,也是我們以後必須要走的路,大家不用擔心,這不是在後退,這是在前進。人民公社,從解放以來,在我國,已經實行了三十來年了,它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,必須要有一個新的勞動方式和分配方式,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。這,就是我們現在說的『分田到戶』,也就是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?』」。
「至於那些平常都要我這個當隊長的喊去喊來才知道去幹什麼的人,這開始一年兩年,一季兩季,我可以隨時提醒你們一下。可是,長期以後,你們也要自己學會管理自己的家了、管理自己家的田地、農活了。也正因為你們只知道被動地跟著我幹活,而不用自己怕腦子,所以,才沒能把集體的活幹好。分田到戶了,也就是要調動起你們這些人積極性。自己勞動自己吃,如果這樣,你們都還養活不了自己,那你們自己也應該好好考慮一下了。」
「現在,我們要考慮的不是分不分的問題,分,是肯定要分的。現在,我們要說的是怎麼分的問題。」
那到底要怎麼分呢?
隊長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:
「我們生產隊,所有的田,基本可以分成三類:一類是壩子上的那一部分,也是我們隊裡最好的水田,土地肥沃,水源豐富,光照好,是收成最好的,我們把他定為上等田。
「還有,就是靠近我們寨子前後的這些梯田,產量稍微比壩子田差些,但離家近,施肥、幹活等都近。這一部分我們把它看成是二等田。
「還有的就是山裡的冷水田,那些地方的田,雖然都有充足的水源,但由於長年都處於山中,光照差,泥腳?,產量不高,我們把這些都定為三等田。」
「按著這樣三個等級的田,我們分成三部分來抓鬮,誰抓到什麼算什麼,抓到哪一丘就是哪一丘。大家看行不行?」
大家想了想,也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辦法了,想想這也還算是公平。平常,在寨子裡,好多決定不下來的事情,大家都是透過抓鬮來決定的。
就這樣,幾個生產隊委員,就用一本小學作業本撕開來,做成了三種型別的『鬮』,把它們分別放在三個不同的碗裡,大家按順序分別來抓。
等大家都把『鬮』抓到手後,一一開啟,一些人心裡又不平靜了。特別是有婦女一起跟來開會的。
「這、這、這,不公平的,我們家抓到的是最差的一丘,產量是最低的,我要重新抓。」
「我這裡也不行,我家抓緊到的是壩子最下面的一丘,等春天要用水時,那不是都等你們上面的用水完了才到我們家,那我們家還練什麼田、插什麼秧呀!不就看著你們家秋天收穀子吃米飯了嗎?」
「你們看看我家,七口人就抓到最小的一丘,他們家三口人卻抓到了這一片最大的一丘,這也不對呀。」
「我也要求要重新抓,你們看,我抓到的這一丘,就在他們家豬圈雞圈旁邊,還沒等穀子成熟,恐怕早就被你們家的雞鴨等吃光了,那我們家吃什麼?打死了你們家的雞鴨,我也下不了手呀,你們也不願意呀。」
是的,原來在大集體,這些問題都不存在。那時,不管好田壞田,高產田還是低產田,大家一起勞動一起收割,得多得少大家一起分,雞鴨吃了的不算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