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悔人生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其實朱瞻壑不想去奮鬥的原因還有一點,那就是儲君也不是那麼好當的。
他不理解自家老爹為什麼要執著於那個位置,明明那個位置的危險性實在是太高太高了。
先不說坐上那個位置之後就有無數的人盯著你,想要你出意外。
上到親兄弟,儲位之爭嘛,都想當太子,你的兄弟自然是巴不得你早點兒死的。
中間有文臣武將,因為哪怕是太子也不會讓所有的官員喜歡的,那些不喜歡的官員自然是和你的兄弟一樣希望你死。
下面還有各種謀逆以及前朝的殘餘勢力。
實際上建文餘黨雖然不像是電視劇裡那麼的猖狂,但也還是存在的,尤其是在老爺子坐上那個位置殺了不少的文官之後,成為所謂建文餘黨的人就更多了。
不過這在朱瞻壑看來還不算什麼,因為這些其實都算是小威脅,有當爹的皇帝給你壓著,這些人的危險性都會小很多。
最致命的是你那個當爹的皇帝也會猜忌你。
沒錯,立你為太子的親爹也會對你產生猜忌。
太子是儲君,是正統的繼承人,而且還是天下獨一份兒,所以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天然就有一個優勢,那就是很多的官員都會選擇親近他。
不為別的,就是為了提前抱大腿。
但是,你見歷史上有幾個太子不是等到皇帝死了之後才登基繼位的?
太子這個天然有利的身份會招致很多官員的親近,這就難免讓皇帝有一種威脅感,甚至是被架空的錯覺。
要知道,當年的李世民不是太子尚且能讓身為皇帝的李淵退位,更何況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呢?
不過既然說了要證明給自家老爹看,那朱瞻壑就不會再退縮了,因為他知道主動權不在他的手裡。
如果自家老爹一味地想要爭儲奪位,那自己就算是再低調、再擺爛也是沒有用的。
誰讓他是漢王嫡長子,也是漢王世子呢?
當天晚上,朱瞻壑就奮筆疾書,給自己的父親寫下了“幫助”他的第一策。
翌日,早朝。
在對於北征將士賞賜問題的又一次無疾而終後,朱高煦捏著袖中的條陳,帶著些許興奮,也有些許不安的站了出來。
“啟稟父皇,兒臣有本奏!”
“嗯?”很顯然,朱棣對於這個已經安靜了一早上的二兒子突然站出來很是驚訝。
“准奏。”
“兒臣奏請父皇,派人迎回戰死漠北的將士們,入顯忠廟!”
隨著朱高煦的話音落下,整個奉天門都安靜了下來。
奉天門可不是門,而是一座大殿,是皇帝上朝的地方,所以明朝上朝也被稱作是“御門聽政”。
“嗯,不錯,準了!”朱棣雖然驚訝,但還是拍板做了決定。
顯忠廟,是朱棣早年間為了紀念為大明盡忠的將士們所修建的一座祠堂。
不過說是這麼說,裡面祭祀的大多都是靖難時期立過功的人。
但眼下朱高煦這麼一說就不一樣了,這樣一來顯忠廟就成了武將的至高殿堂,畢竟這可是能被世世代代銘記的。
“看來北征一行給伱的啟發不小,現在已經考慮到這麼多方面的事情了,不錯。”
在答應了朱高煦的奏請後,朱棣還開口誇讚了一下他。
朱高煦心下高興,因為很長時間一來他幾乎都是老爺子生氣時的出氣筒,誇獎這種事情在靖難之後就很少見了。
而除了高興之外,朱高煦的心頭也多了幾分陰霾。
這個計策是他的兒子,也就是朱瞻壑昨夜出的,在朱高煦的心裡,自己兒子的計策越是成功,之前的那些話也就越可能被驗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