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三山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第二日一早,顧元白從睡夢中醒來,就察覺到自己的火氣了。
他躺在床上緩了一會兒,自己懶得摸,休憩一刻鐘之後,火氣總算是下去了。
“身子不行,想的還挺多。”顧元白喃喃一句,拉了拉床邊的搖鈴。
用完了早膳,顧元白前往宣政殿處理政務。片刻,工部尚書連同侍郎二人和孔奕林一起前來覲見。
他們三人上報了棉花已成熟之事。
顧元白大喜,親自趕往棉花田地中一觀,入眼就是如雪一片的棉花田地,被孔奕林叫做白棉花的東西,果然和棉花一般無二!
孔奕林上前摘下一掌心棉花,送到顧元白跟前,“聖上,您摸摸,這東西正是臣所說的白棉花,中有絲絮,柔軟輕便。”
顧元白拿在手中揉了揉,面上滿是笑意,容光大盛,“好東西!吳卿,你們可有算了畝產?”
大恆的斤數比現代的斤數要小,三百五十斤的產量,按現代的計數方式也不過是二百五十斤左右。顧元白沒種過棉花,但他對這個數已經很滿意了,非常滿意。
他毫不吝嗇地讚揚了工部的官員,更是將孔奕林的功勞說得天上地下僅有,在場的眾位官員被誇讚得神清氣爽,即便是硬要壓制著笑,嘴角也壓制不下去。
稍後,聖上將種植棉花的農戶也叫過來讚賞有加,賜下賞錢之後,當即下旨,“吳卿,立即派人將所有的白棉花采摘下來,召集人手加快速度為北疆眾戰士和災民趕製冬衣,不得有分毫延誤!”
工部尚書立即應了是,又顧慮道:“聖上,恐怕布莊之中的人沒有這麼多啊。”
顧元白思索一番,突然道:“孔卿如何看?”
“不若以成衣數為準,”孔奕林不急不緩,“做好了一件衣服那便是一份的錢,手巧的自然多,手慢的也不花冤枉錢。待她們交上成衣以後,便讓專人前去檢查針腳,確定不露棉絮嶄新平整之後,再給工錢。”
顧元白輕輕頷首,“就由孔卿之言去做吧。”
如今都已十月了,秋風也開始轉寒,要想要在年底寒冬最冷時將新一批冬衣運送到北部,那就需要在十一月初,就要將全部冬衣裝車運走了。
這是一個大數量,北部計程車兵不論兵種,少說也有三萬人,再加上大批的災民。一套成人棉衣要用掉一斤的重量,即便棉花夠,製作冬衣的時間也十分緊迫。
孔奕林將棉花當做進身之階,他自然不會將棉花種子五粒十粒的獻上去。孔奕林知曉白棉花此物,只有夠多才能彰顯其價值。他的性子讓他即便在沒有確定是否能考中進士當官之前,就已動用了全部的錢財,去購買了足足可以種百畝地的種子。
而這些種植成功的耗費了孔奕林無數心血的白棉花,就在景平十年十月,走進了京城百姓和文武百官的眼中。
此話一出,百姓群中轟然,不時有人追問“是朝廷給錢嗎?”“工錢怎麼算?”“若我婆娘去,她自個兒能行嗎?”
“大人,我婆娘的手藝好,女兒的手藝不行,你們是需要帶花兒帶鳥兒的衣服嗎?”
說完後,官差又解釋了良多。
許老漢就站在其中,他聽得仔仔細細,聽完之後,回家的路上也一直在想著這事。思來想去,他覺得這是聖上和朝廷想幫他們過冬,才給他們一個能在農閒時候掙工錢的活計。
許老漢回到家中就將這件事同家裡的人說了,家裡女眷一聽,都是面上一喜,“就我們這手藝,也能去掙朝廷的工錢嗎?”
許老漢一板一眼道:“那你們可不得好好練練,咱們不求快,不求錢多,就求個穩當。這可是給將士們穿的衣服,沒準你們做出來的衣服還能被咱們大恆的將軍穿上!這事可不能著急,知足常樂,貪財得貧,你們得比在家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