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呆也挺好提示您:看後求收藏(品書網www.vodtw.tw),接著再看更方便。
而遼東的明軍也沒能從這場戰爭得到任何的好處。
所以這場戰爭註定就是一場雙輸的局面。
可能唯一的得益者就只有林丹汗,將他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。
可是林丹汗活下來,並沒有對大明有任何的益處。
因為在皇太極選擇撤兵之後,林丹汗直接選擇遠遁千里,一直逃到了如今的青海。
這樣的話,林丹汗就基本失去了對後金的威懾作用。
活著和死了的區別其實不大。
如果局面如此僵持下去。
到時候寧遠城肯定會被攻破,寧遠的明軍不想餓死,就只能選擇投降。
而皇太極到時候無利可圖,也會選擇退兵。
可是誰也沒想到,王之臣和劉應坤這時候會昏招頻出。
兩人竟然帶著山海關的明軍主力趕往了錦州。
在朱辰看到奏章的同時,皇太極也得到了訊息。
皇太極頓時大喜過望。
這對皇太極來說,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。
單純攻打錦州,費時費力不說,打下了意義也不大,因為守不住。
而且就算守住了,也沒辦法去攻打山海關。
錦州和山海關之間那綿延數百里的狹長山路,絕對能將後金大軍給坑死。
就算沒有寧遠和錦州,關內的明軍隨時都可以從海路繞道截斷後金大軍的退路。
到時候後金大軍進不能進,退不能退,除過等死,別無其他的選擇。
山海關,那絕對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天塹。
可是就算是再強大的堡壘,那也是要人來收的。
現在王之臣和劉應坤將山海關的守軍主力全部帶到了錦州。
也就是說,皇太極只要能攻破錦州。
那整個遼東到山海關,將是一片坦途。
就算大明朝廷能及時反應過來,從其他地方緊急調兵。
可是這一來一去所耗費的時間,再加上所調軍隊之間的配合問題。
到時候的山海關絕對會亂成一鍋粥。
對皇太極來說,這絕對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。
甚至比後金大軍繞道蒙古還要安全方便的多。
雖然現在蒙古各部基本已經投靠了皇太極,但是還有林丹汗這個隱患在,誰知道會不會有人到時候反水。
如果皇太極跨國長城,結果後路被人截斷。
那時候樂子可就大了。
雖然有時候冒險會出現奇蹟,但是有更穩妥的辦法,傻子才會去冒險。
王之臣和劉應坤調集大軍前往錦州的時候耍了個小聰明。直接調集水軍船隻運送,走海路。
理由很簡單,因為後金沒有水軍。
走海路,那絕對是最安全的選擇。
可是這也讓朱辰根本沒辦法中途阻攔。
而且大船都被王之臣徵用,剩下的小船也根本沒辦法出海。
這讓朱辰想要將王之臣弄死的心都有了。
面對朱辰的怒火,朝中所有官員都是猶如泥胎木雕一般,一言不發。
這些人非常懂得自保。如果王之臣慘敗,那這時候為王之臣說話,肯定會被秋後算賬。
在背後捅王之臣一刀,那就更不可能了。
王之臣為何如此行險,朝中上下無不心知肚明。
只要寧遠城陷落,肯定是要有人承擔責任。王之臣這個遼東督師怎麼也跑不了。
而造成這樣的局面,其實是因為朝中官員連同遼東將門抵制軍票引發的。
王之臣如此瘋狂,就是想賭一把。
賭贏了,王之臣安全上岸。
賭輸了,